而这两成的人却创造了社会财富和生产价值的八成!反而恰恰是这些付出最多的人,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得失!不会在乎自己的回报!
所以,那八成人创造的两成财富对于社会来说是无足轻重。因而奉劝一下这样的人,你们也别计较医改制度如何,更别计较医院看病贵、看病难!
因为你们这种人没有资格!
医院和药品生产厂家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医药,如果想吃便宜药那就别惦记吃高端特效药;而如果想吃高端特效药就别怕花钱!这就是个矛盾共存体!
首先,药品和医疗设备道理是一样的,高端特效药都有专利期,这也就是知识产权,也都是通过高端设备和高科技人才经过日积月累,才研发出的!
这些特效药的共同特点是:效果好、副作用低!
举个例子来说:美国辉瑞公司研制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很好,统治全球降压特效药领域三十年!凭借的就是知识产权获得的高额利润和药品的过硬质量标准!这样的特效药能便宜吗?
又比如,目前我们国内也出了一款特效降压药,叫“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效果和辉瑞公司的这个产品一样,但是副作用却比进口药还降低了很多!
这种药是依靠这个制药集团呕心沥血的付出才研发出来,期间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无数的日日夜夜,研制同时出获得两项国家专利的这款高端特效药!
这个药品的出现打破了上述美国辉瑞公司对于中国高端特效降压药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垄断局面!
我们应该为拥有这样的民族企业而自豪和骄傲!而不是打压和排挤,这样的民族特效药,老百姓却不肯花钱,而更愿意买一些疗效有限却副作用极大的便宜药,这是为什么?
另外,药品从生产之日起到流通环节,最终到达患者手中需要经过很多环节。
比如:厂家首先要研发一种新药,研发团队的费用、研发原料成本、研发之后临床费用等等这算做第一笔研制成本;研发通过国家审核之后需要做大量的临床工作,找寻实验者进行试验,再进入市场流通,制药工厂所消耗的药品原料、工人工资、电力、水利、环保减排设备资金、仓储、运输、销售系统等等算作第二笔成本;取得国药准字之后进入市场销售不是随便的事情,药品是需要省级招标的,中标之后方可在本省医院销售,在进院的过程中需要税票、运输、仓储、配送、人员、电力、水等等费用,这是第三笔成本。
如果不中标只能在当地药店(即OTC)领域当做便宜货处理,而这还必须凭借处方,处方就是医院开出来的,不在医院销售就等于没有处方,而无处方就等于无法在药店销售,所以如果不中标就相当于在本省几乎为零……
中国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每一种药品如果想在这其中销售都必须经过当地招标,招标的过程就是压价,很少考虑的是效果和副作用以及各项成本、投入、开支等费用因素。
所以导致很多特效药由于过分压价而在当地弃标,以至于本地老百姓没有特效药可用,甚至是特效药由于压价而导致成本不够,无企业生产的尴尬局面……
再有就是生产厂家不可能照顾到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因此必须在当地寻求代理商合作,这样会产生两笔费用:运输储存、破损、丢失费用、代理商费用。
而有人会说不需要代理商可以减少流通环节,可以降低药价,那么请问:我对当地完全不熟悉,根本不知道医院有多少,医院门在哪开的前提下,你让我去哪卖?就算是找到了医院,当地医院凭什么认你的产品?凭什么让你进医院销售?如果你是假冒名牌药厂呢?
然后就是代理商拿到药品之后,全省少的也有一百多家医院、多的甚至有上千家挂级别医院!如此繁多谁去操作进院事情?谁和医院联络?需要几个人才能跑到?所以就出现了分销商,分销商负责销售的同时,就需要产生运作费用。
分销商拿到之后还要找医院配送企业,配送企业是专职负责医院送药的单位,配送企业又需要配送费。
进入医院之后,医院需要药房人员、药房设备、存储设备等费用,这些钱从哪出?
最终,一切都算完之后,从药厂到患者手中一系列价格全部加起来,还需要按照17%给国家上税……
这重重叠叠的各项费用加起来,就形成了药品价格!
偏远山区作坊生产的药品价格自然便宜,可是“皮鞋胶囊”让人色变!这些作坊生产的廉价药品和正规大企业生产的高端药品相比,自然便宜……
于是某些老百姓就用小作坊药品的成本,去核算,和正规大企业的高端药品销售价进行比较,自然就出现了比如“几毛钱卖几十元”的局面,请问,是这种人傻还是这种人贪便宜心理作祟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家的鬼会卖萌[穿书] 大陈皇后日常 欣喜相逢 夜刀惊魂 和前男友同班了 魔都情缘 可惜是配角 痴恋你/讨宠 花都之彪悍人生 影帝的初恋[娱乐圈] 遇见梁魏 锦城旧事 爱恨缠绵 他的同桌是病娇 旖旎热恋 那个小白脸呀 始乱·成名之路 执迷不悟 独步山河 步步攀升